鎂是什麼?為什麼這麼重要?

你會不會覺得有時明明沒什麼生活壓力,卻莫名的感到焦慮;或是明明已經很累很想睡,卻整晚失眠?


這很有可能是缺「鎂」導致的症狀,根據衛福部的國民營養調查,國人普遍「鎂」攝取量不足,而且大多落在13-44歲的族群。
那到底為什麽鎂很重要呢?這次就讓Guan帶你一探究竟!

 

鎂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礦物質,參與了身體中超過 300 種的酵素反應,包括能量代謝、神經傳導、肌肉放鬆與心臟健康。
一旦缺乏,身體就會開始用「小警訊」提醒你,有可能影響你的睡眠品質、情緒穩定與肌肉功能,因此被稱為「放鬆礦物質」。

 

鎂缺乏的常見症狀
 

接下來就Guan細數「鎂缺乏」的各種症狀:
失眠、淺眠:翻來覆去就是睡不著,鎂不足會導致神經難以放鬆,導致入睡困難、淺眠或情緒不穩。
焦慮、情緒不穩:腦袋停不下來,鎂參與 GABA 等神經傳導物質合成,若鎂不足會影響情緒。
抽筋與肌肉顫抖:半夜小腿突然抽筋或運動後肌肉僵硬。
心血管問題:心悸、心律不整,甚至血壓升高。
疲勞與專注力下降:常感覺疲倦、注意力不集中。
 

如何補充鎂?

說了這麼多,到底有什麼方法來補充身體不足的鎂呢?

鎂的建議攝取量

依據衛福部2022年公布的「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」第八版,鎂*的每日建議攝取量為:
成年男性:350-380 mg/day
成年女性:310-320 mg/day
*為食物性鎂量

富含鎂的食物有哪些?

當然啦,日常飲食也藏了很多「天然鎂」寶庫,想要自然補充鎂,可以多攝取以下食材:



💡小提醒:光靠飲食有時還是不夠,這時候適度補充保健品就是不錯的選擇。
 

想吃鎂的保健食品,你該怎麼挑?

鎂的保健食品常見補充型態
甘胺酸鎂(Magnesium Glycinate):吸收率佳,適合改善失眠與焦慮。
檸檬酸鎂(Magnesium Citrate):助於腸道蠕動,適合有便秘困擾的人。
海洋鎂(Marine Magnesium):吸收不錯,幫助能量代謝、改善疲勞。
 

鎂的黃金搭配

Guan這次也加碼整理了與鎂最「速配」的營養素:
維生素 B6:促進鎂吸收,參與血清素與 GABA 合成,幫助放鬆與好眠。
鈣與維生素 D:與鎂協同維持神經、肌肉及骨骼健康。
Omega-3 脂肪酸:有助情緒穩定,減少焦慮感。
鉀:與鎂一同維持電解質平衡,減少抽筋。
 

缺鎂別小看,補對很重要!

如果你常常睡不好、焦慮到心神不寧,甚至半夜還會腳抽筋,真的不要只是覺得「好像太累了」。這些其實都有可能是身體在提醒你:該補鎂了!
簡單來說,鎂就像身體的「放鬆開關」,補對了才能有效提升睡眠品質、穩定情緒並改善肌肉健康。
無論是從食物還是保健品攝取,建議根據自身狀況調整,必要時可諮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,找到最合適的補充方式😀

 

inyouso所友FAQ問答室

Q1:我每天都吃深綠色蔬菜跟堅果,還會缺鎂嗎?
👉 是有可能的。雖然天然食物是補鎂的好來源(像是菠菜、杏仁、南瓜子等),但現代飲食常見精製加工食物、過度烹調等因素,都可能讓我們吸收到的鎂遠低於理想值。所以即便飲食已經努力了,如果還有失眠、焦慮、抽筋的症狀,補充型態鎂會是一個不錯的「備案」。


Q2:海洋鎂跟一般鎂有什麼不一樣?哪一種比較好?
👉 海洋鎂最大的特色是來自天然的深海水或海鹽,除了鎂之外,還含有鈣、鉀、鋅等多種微量礦物質,補充起來更全面;也很適合想從天然來源做日常保健的人。


Q3:補鎂會跟哪些藥物或營養素互相影響嗎?
👉 是有可能互相影響的,鎂與某些藥物或營養素可能互相影響吸收或代謝。譬如:鈣、鋅等礦物質與鎂可能競爭吸收。所以如果你正在服用處方藥或有特殊健康狀況,補鎂前最好先諮詢醫師。